近日,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李嘉炜在SCI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 (IF=6.707,中科院一区)以第二作者(第一学生作者)身份发表了题为“High performance of non-enzymatic glucose biosensors based on the design of microstructure of Ni2P/Cu3P nanocomposites”的研究论文(DOI: 10.1016/j.apsusc.2022.153395)。论文通讯作者为何立副教授和杨莺副教授,论文工作受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、电子学科/系本科生科技竞赛培育项目的资助。
该论文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Ni2P-Cu3P介孔磷化物纳米复合材料,通过介孔微结构设计及自生异质界面的协同作用,显著提升了磷化物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活性。基于该材料制备出最佳配比的NCP-5/GCE非酶葡萄糖传感电极,实现了可兼顾高灵敏度(4700 μA·mM−1 cm−2)、低检出限(0.1 μM)、宽线性范围(4 μM-5 mM)的葡萄糖检测功能,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、成本低廉等性能优势。
学院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深入推进科教融合,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创新。学院鼓励本科生从大一开始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参与项目研究,支持学生依托校内科研平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、参加各类科技比赛,并安排教师进行适时指导,电子学科/系积极响应学院教改部署,从紧张的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经费中挤出专款资助本科生科技竞赛。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,学生的科研兴趣显著提升,创新能力明显增强,该篇论文是学院本科生又一次以主要作者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,通讯作者何立副教授近5年指导的3项国家级和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,3名本科生发表了高水平SCI论文,8人申请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。